2025年2月13日,西安市地方标准DB 6101/T 3221—2025《网约货车运营服务规范》宣贯会在西安召开。宣贯会由西安市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协会主办,陕西省物流学会等单位协办。
宣贯会上,陕西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叶璐出席;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运输中心货运处处长陈煜致辞,介绍标准的重要意义;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双生分局局长周建军讲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管理处处长蒲伟华宣布《规范》正式实施;陕西省物流学会秘书长陈新武对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海南五八到家货运服务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滴滴送货西安分公司、西安货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实施协议;网约货车平台方、货主方和司机方代表分别发言。宣贯会由西安市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协会会长马海腾主持。
陈煜在致辞中表示,该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以协同为要,与交通、公安、总工会、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企业、协会、专家等跨界协作,真正实现了“政企研”共治共推。下一步宣贯要“广而深”,由协会牵头,开展“标准进园区、进企业、进平台”专项行动,通过培训会、短视频、案例手册等形式,让司机、货主、平台“听得懂、用得上”;落地要“严而实”;平台企业需对标自查,将服务条款纳入用户协议,建立“红黑榜”公示机制;迭代要“精而新”: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标准互认,助力西安网约货车服务品牌走向全国、迈向国际。
周建军在发言时指出,要充分认识该标准实施的重大意义,其实施将有利于规范西安地区运输服务活动,促进西安经济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极大地促进网约货车运营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扎实开展宣传工作。要通过高科技手段,多媒体渠道,多方式,多层次的宣传,扩大知晓范围,让企业和劳动者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益,明确服务标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要严格执行标准。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要求,强化监管,加强和相关部门联系,建立健全信息互通、工作协同、反应快速、处置果断的工作机制,为西安货运车运营服务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做出贡献。
该标准依据《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一批西安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形成了西安市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协会、陕西省交通运输工会、陕西省物流学会等11家起草单位和两名货车司机在内的起草组,涵盖货主企业、网约货运平台、车队、个体司机、IT服务商、平台服务商、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工会组织等各方,历时1年半完成标准编写、意见征集、技术审查和报批工作。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1月14日公告发布,2月14日实施。
该标准按照标准编制的适用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共有7个章节,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4章机构和人员,第5章网约货运平台服务,第6章网约货车驾驶员服务,第7章监督、评价与改进。
标准重点提到了加强信息审核,督促约车人提供真实有效的货源信息,按规定不应受理危险品(违禁品)运输或在货物中夹带、隐藏危险品(违禁品);网约货运平台经营者应通过网约货运平台建立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检查的周期、对象、内容,督促不合格服务的整改;应建立网约货运平台、网约货车驾驶员、货主企业等相关利益方集体协商机制等内容。据悉,该《规范》能为网约货车司机“撑腰”,让大家干活更踏实、收入更有保障、安全少吃亏;让平台运营“有规矩可循”,减少扯皮纠纷,降低运营风险,提升服务质量。对各级工会来说,集体协商将有依据,维权有证据,服务有方向,起到规范网约货运市场秩序的作用,利于网约货运平台、网约驾驶员、货主三方协调合作,利于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减少道路货物运输业务中的安全隐患,推动网约货车向着规范化、专业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共同建设一个安全、高效、可信赖的网约货车新生态,为西安乃至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次宣贯会还有陕西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部长李琳,省交通运输工会主席唐煜弢,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管理处副处长赖静,市交通运输局运输处二级调研员宋沛军,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二大队副大队长张晓丽等领导出席。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10余家中省市主流媒体负责同志参加。学会副秘书长李忠琳、会员发展部部长周涛参加了宣贯会。
此次宣贯会的召开,标志着全国首个网约货车运营服务地方标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对于推动网约货车向着规范化、专业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共同建设高效、可信赖的网约货车新生态,保障各方权益具有深远影响。该标准的立项、起草工作,陕西省物流学会标准化部全程参与指导,未来陕西省物流学会也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为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专业支持。